曾健勇 官方网站

http://zengjianyong.zxart.cn/

  • 梦中景:逃逸之路

      构成曾健勇绘画的物件、生命、标记包括以下几大类:  物件:一类是衣服、帷幕、伞这一系列日常物品,它们具有遮蔽的功能,是一种保护性的存在,让主角得以在心理上保全。另一类是书本、黑领巾、十字架之类带有强烈社会意识形态性的标记性物件的出现,这些是他近期创作的一个关键词。书本具有一定的扩张意义,它们含有的知识信息曾经意味着了不起的伟力,但在互联网时代已经变得有点虚弱。而十字架等关联宗教仪轨和依归有关的符号、仪式场景是他近期的兴趣所在。宗教图示、符号的存在是象征性的,即便那些看似与此无关的写实的物件,...详细>>

  • 镜里人:成长“象”证

      曾健勇绘画的大多数素材似乎在2007年的作品都就出现了,比如“大队长”系列中出现的带着“黑领巾”的、脸上有瘢痕、碎裂眼球的男孩肖像,男孩和女,伙伴系列孩的组合肖像。《小雨天》、《大风天》、《大晴天》这三幅场景性的“风景绘画”出现的雨水、枝桠,笼中鸟,船上的狗,树长的猪,跃出的鱼,晾晒的袜子,伞、救生艇,梯子、电灯、门、鞋、吸尘器管、铁锨、灯、猫等后来持续的出现在他的绘画中。  他在国画系接受的传统技法和视觉处理的训练、最初从事插画和动画设计、绘制的经历——他画了大量的儿童插图——以及对儿子的...详细>>

  • 类自画像:交织的诸种视觉

      在最普泛层面,如艺术批评家罗杰·弗莱梭说,绘画具有双重性,“既是涂满了丰富的色彩的表面,又是一个类似于我们生活并活动其中的三维世界”,因此,艺术家本人也拥有双重性,“一方面渴望实现他的视觉,另一方面,他是一个制作者。他渴望讲述他的经验,他也想要创造一个对象、一个偶像、一个珍贵之物。”也就是说,绘画既是一种直观的视觉形式,也是可辨认的、关联个人经验、社会文本的信息媒介,画家是一个传达者和沟通者。  曾健勇是我见到的最为关注成长主题的当代水墨画家,他的绘画对于成长带来的伤痛、变化——由身体到精神...详细>>

  • 成长镜像:自我认证的游历

      曾健勇最为精彩的那些人物画——至少在我看来如此——总有着某种双重性,那里的主角始终浮动着他者的影子,或者更准确地说,始终浮动着自我的他性。即,他/她不是传统绘画中那样确切无疑的、情绪稳定的、全然的“肖像”。  在对这一论断进行更多解析之前,或许有必有提及他如何在绘画技法层面让水墨人物画产生特别的空间效果和立体感——不是以写实油画的透视效果来达成这一点,而是用一系列的技法、材料、画面处理来塑造。  首先,在绘画的构图层面,他尝试用几个不同的背景色块、阴影,用拱门、帷幕这样的衬托性元素来制造虚拟...详细>>

  • 童言无忌

    来源:艺术家提供 曾健勇,一个广东出生、福建成长的青年画者,执着于自己的水墨创作并试图持续地给予观者惊喜。广东和福建,都是中国美术史上的特殊地点:譬如古代有所谓的“闽习”之说,指的就是流行于福建并且影响到浙江、广东、江西等邻近地区的独特的审美习惯和创作方式;在当代,广东、福建出现了像蔡国强、黄永砯、徐坦、郑国谷、陈绍雄等具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他们各自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匪夷所思的创造力,呈现了代表“南中国”的艺术创造力。我知道曾健勇的名字很早,2003年在一个同样来自福建的学...详细>>